血液病的癥狀是什么?血液病怎么治療?

血液病的癥狀是什么?血液病怎么治療?

血液病

  血液病是原發于造血系統的疾病,或影響造血系統伴發血液異常改變,以貧血、出血、發熱為特征的疾病。造血系統包括血液、骨髓單核一巨噬細胞系統和淋巴組織,凡涉及造血系統病理、生理,并以其為主要表現的疾病,都屬于血液病范疇。

目錄

1.血液病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2.血液病容易導致什么并發癥
3.血液病有哪些典型癥狀
4.血液病應該如何預防
5.血液病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6.血液病病人的飲食宜忌
7.西醫治療血液病的常規方法

1.血液病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1.乙肝患者多有免疫功能紊亂,有的病人可產生多種自身免疫性抗體,這種抗體吸附于血細胞或游離于血液中,從而引發乙肝血液病。

  2.肝功能受損時,肝臟對機體的中間代謝產物及外來毒物的解毒能力降低,使之在血液中的濃度持續增高,從而使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出現乙肝血液病。

  3.而如果乙肝病毒活躍復制,這時候我們就需要進行抗病毒治療。而目前的抗病毒藥物或多或少有抑制造血的功能,其中干擾素在這方面的副作用很大。有報道干擾素可引起免疫介導的溶血性貧血、自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等。

  4.乙肝是泛嗜性病毒,其有可能在骨髓中復制,直接損傷骨髓造血干細胞,引起造血功能異常。急性肝炎期,可暫時出現粒細胞減少,淋巴細胞相對增多,紅細胞半衰期縮短和輕度貧血;極少數出現高膽紅素血癥和溶血危象。慢性病毒性肝炎發生再生障礙性貧血日漸增多,20歲左右發生全血減少的患病率75%。

2.血液病容易導致什么并發癥

  對患有血液系統疾病而施行急診外科手術的10例患者作回顧性分析,從麻醉方法及安全性、術中及術后出血、術后感染、切口愈合四個方面觀察。結果:如給予積極術前準備。10例患者無1例發生麻醉意外及切口不愈合,其中2例死亡,1例死于顱內出血,1例死于嚴重感染,其他無嚴重并發癥。

3.血液病有哪些典型癥狀

  一、貧血:貧血是血液病患者常有的癥狀之一。但是應當明確貧血不是一種疾病,而只是一種人體由于組織和器官血氧缺乏而引起的癥候群。貧血并不一定表明原發血液病的存在,血液病也不都有貧血。

  二、原因不明的發熱:經過相當仔細的診斷和治療仍未能查明原因的發熱,應考慮惡性腫瘤存在的可能性,尤其是造血系統惡性疾病。周期性高熱是霍奇金病的典型癥狀之一。不規則的高熱經久不退時,應考慮惡性淋巴瘤、惡性組織細胞病,晚期白血病等。

  三、淋巴結腫大:是血液病,特別是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如白血病和淋巴瘤等的常見體征之一。

  四、出血傾向:異常的出血癥狀,如不易控制的鼻衄、嘔血、黑糞、血尿、月經過多。皮膚出血點、紫癜、瘀斑癥狀,以及眼和口腔粘膜及齒齦出血,都應高度警惕血液病的可能性。血液病異常出血的特點是一般多為全身性,而不是局部性的;另一個特點是出血程度和引起出血的創傷程度不成比例,出血時甚至沒有創傷史或沒有注意到的創傷發生。

  五、皮膚病變:皮膚瘙癢常見于霍奇金病。皮膚皮層被組織淋巴細胞浸潤可產生脫屑性紅皮癥,可合并脫發、水腫、角化過度,見于Sezary綜合征。出現紫紺應想到高鐵血紅蛋白癥及硫化血紅蛋白血癥等。

  肝、脾腫大:肝、脾腫大,特別是明顯的腫大,應警惕血液病的可能性。肝、脾在胎兒階段是主要的造血器官;嬰幼兒以及成人在應激條件下或病理情況下,肝、脾可成為髓外造血的場所。脾臟是紅細胞破壞場所,紅細胞的碎片和病變的紅細胞可以被脾的巨噬細胞所吞噬。

  六、黃疸:黃疸通常是消化系統的癥狀,這里只討論與血液病有關的問題,黃疸是血液和組織中含有過多的膽紅素所引起的鞏膜和皮膚的黃染。

  七、骨、關節及其相關的癥狀和體征:骨髓是造血的組織器官,因此不難理解在血液病時會產生骨骼與關節的癥狀。

  八、口腔及粘膜的病變:扁桃體及舌根部和鼻咽部,即咽淋巴環過于腫大時,應考慮惡性淋巴瘤的可能。口腔粘膜潰瘍和壞死,以及齒齦高度增生,有時合并出血和感染,它們可能提示急性白血病。舌苔光滑或伴有舌痛,常見于缺鐵性貧血或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巨舌可能提示多發性骨髓瘤合并淀粉樣變性。

4.血液病應該如何預防

  血液病是一種威脅性比較大的內科疾病。它的發病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在生活中我們是防不勝防。科學的預防措施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血液病的預防保健怎么做。

  血液病是一種內科疾病。血液病一般分為白血病、MDS、白細胞減少癥、貧血等。其中一些疾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血液細胞質或者量地異常,常常出現出血、感染等并發癥。

  保持良好情緒

  患者一定要對自己的病情有了解,即便是惡性血液病也是可以治愈的,千萬不能有消沉等不良情緒。現代醫學已證明不良情緒可嚴重影響身體的免疫力和身體的內分泌等功能。患病時,不良情緒對疾病的治療和預后有明顯的消極作用;反之若保持良好心情,有個開朗的性格對疾病的治療和預后至關重要。

  生活規律

  血液病病人盡量不要多活動和外出。患者在疾病穩定或好轉后,往往不太注意作息規律,擾亂身體的作息規律不利恢復。血小板減少患者要避免劇烈活動,日常生活中更要注意不要摔倒、碰撞頭部、腹部等部位,以免引起顱內及內臟出血。

  飲食方面

  白細胞減少病人,飲食方面要特別注意衛生,使用的碗筷等用具在使用前用開水沖燙,飯后一定要漱口,避免吃生冷涼菜,不吃剩飯菜,水果不可多吃,對血小板減少患者,不要吃過硬的食物,以免劃傷食管引起消化道的損傷出血,同時也要避免用力,大便保持通暢,如果大便干結,要用點開塞潤腸藥物等。

5.血液病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一、原發性血液病是指血液造血器官和出凝血機制本身的異常;繼發性血液病則指人體其它各個系統和器官的疾病所造成的血液學異常。血液病部分常見疾病可進行白血病、貧血、骨髓異常增生綜合征、凝血功能障礙性疾病、其他血液內科疾病的檢查等。以及骨髓象檢查等。

  二、血液病的實驗室檢查

  (一)血常規及血小板計數,為最基本的化驗檢查。

  (二)網積紅細胞計數,以了解骨髓增生情況。各種紅細胞平均指數的測定,對貧血患者進行形態學分類,有助于尋找貧血的原因。

  (三)骨髓檢查

  包括骨髓穿刺涂片及骨髓活體組織檢查,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對某些血液病有確診價值(如白血病、骨髓瘤、骨髓纖維化等)及參考價值(如增生性貧血)。

  (四)出血性疾病

  出血時間、凝血時間、凝血酶原時間、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纖維蛋白原定量為基本的檢查。尚可做血塊回縮試驗、血小板聚集和粘附試驗以了解血小板功能。

  (五)溶血性疾病檢查

  常用的試驗有游離血紅蛋白測定、血漿結合珠蛋白測定、Rous/試驗、尿潛血(血管內溶血);酸溶血試驗、蔗糖水試驗(PNH);滲透脆性試驗(先天性球成形紅細胞增多癥);高鐵血紅蛋白還原試驗(G6PD酶缺乏);抗人球蛋白試驗(自身免疫性溶貧)等以確定溶血原因。

  (六)細胞化學染色:對診斷急性白血病的類型有價值,如過氧化酶、堿性磷酸酶、非特異性酯酶等。

  (七)活體組織檢查:如淋巴結或浸潤包塊的活檢對診斷淋巴瘤或惡性血液病的浸潤有診斷價值。

  (八)生化及免疫學檢查:自身免疫性血液病及淋巴系統常有免疫球蛋白的異常及細胞免疫功能的異常。近年來已應用單克隆抗體對急性白血病進行免疫學分型。

  (九)器械檢查:如超聲波、CT對縱膈及腹膜后淋巴瘤的診斷。

  (十)放射性核素:應用于紅細胞壽命、紅細胞破壞部位測定,骨髓顯像、淋巴瘤顯像等。

6.血液病病人的飲食宜忌

  血液病病人由于造血系統及血液異常,往往有貧血、出血、容易感染等臨床表現。除去看醫生、接受藥物治療外,飲食上的調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血液病病病人血液中的白細胞數目往往較少或貧血。如粒細胞缺乏癥、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病人,由于抵抗力低,容易患感冒、支氣管炎、肺炎等,故應選擇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及低脂飲食,如魚、雞、瘦肉、蛋、牛奶等食物。多吃水果如蘋果、梨及多吃蔬菜,既可補充維生素,又可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排便時出現肛裂、心肌梗死及消化道出血等并發癥。

  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及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患者因血小板減少,血管脆性增加,機體凝血機能出現障礙,故進食堅硬、油炸及各種刺激性食物時容易合并齒齦出血、便血甚至消化道出血。所以,這些病人應吃容易嚼爛的食物,不應進食生冷的東西;避免飲酒;可選擇雞湯、牛肉湯、肉末、面條餛飩等食物,進食時宜細嚼慢咽。若有消化道出血的跡跡象時,應暫時禁食,即去醫院就診。一般出血停止24小時后方能進食流質如米湯、牛奶等。

  血液病病人要特別注意食品衛生。在炎熱的夏天,不宜吃隔夜的飯菜,因天氣熱,細菌易繁殖,會引起食物中毒,出現腹瀉、腹痛,使虛弱的身體更加虛弱不堪。此外,不應進食變質的食物如變質的蛋、肉、魚等。每次飯后,食具應洗后煮沸或蒸氣消毒。 有些血液病病人(如白血病)由于長期要服激素,容易發生消化性潰瘍和骨質疏松。如果每天早餐食用牛奶500毫升及蘇打餅干,可中和胃酸,對防止發生消化性潰瘍有一定好處。為了預防骨質疏松,應選擇含鈣高的食物如鈣奶餅干、含鈣高的牛奶等。

  血液病病人由于化學藥物治療的作用,唾液分泌減少,消化酶亦相應減少,味覺較差,出現胃口不好、腹脹等癥狀。所以,應選擇色香味俱佳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多喝一些湯水,如瘦肉紅棗湯、西洋菜豬骨湯等。為了促進食欲,每餐菜工要時常變換花樣品種。

7.西醫治療血液病的常規方法

  血液病的治療,目前西醫主要采取的手段基本上不外乎以下幾種:

  一、是輸血。這種治法雖然是一種應急措施,在某種意義上說可以暫時緩解某些癥狀,但是從根上說輸血不治病,對原發病無任何作用。從臨床看,越輸血,越不造血,甚至抑制骨髓造血,而長期輸血,還會引起含鐵血黃素沉著癥,以致引起肝腎功能衰竭。

  二、是使用激素。這是治療血液病過程中常用的一種暫時緩解病情的手段。從臨床看,使用激素的療效并不理想,一是此類藥物的作用緩慢,二是療效不穩定。長期使用激素還會引起骨質疏松、股骨頭壞死,甚至嚴重損壞肝腎功能,其結果是,血液病還未治愈,又添新的疾病。

  三、是化學治療。也就是平常簡稱的“化療”,這是目前采用的主要手段,但就其臨床效果看,弊大于利,主要是副作用太大,臨床復發率也很高,另外,費用也比較高,一般患者難以承受。

  四、是免疫抑制劑。這種療法從臨床看有四大弊端:其一,療效不確切;其二,停藥易反彈;其三,副作用大;其四,價格昂貴。由于上述原因,這種療法基本上未被廣大血液病患者所接受。